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粒粒皆幸福—稻米介紹與米食點心示範

缺席許久的太陽終於上工,伴隨徐徐涼風,今天是個慵懶地曬著太陽也不會流汗的舒服天氣,不如就動手做幾道點心,來戶外野餐吧!這周的市民講堂謝佳霖老師先介紹台灣常見稻米的種類、構造與其營養價值,利用這家家戶戶都會有的平凡食材,變化出簡單又不費時的米食點心,讓以米為主食的我們,重新體會它常被忽略的優點。


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在我們的文化裡,大家見面第一句話大多不是問「你好嗎?」而是「你吃飽了沒?」、「你吃飯了沒?」,米飯存在於我們的文化根基可見一斑。米粒依處理的過程大致可分為糙米、胚芽米、白米,稻穀剝開第一層稻殼後就是糙米。糙米保留了最多營養素的部分,包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但因為口感偏粗偏硬,且較不具黏性,儘管營養卻銷量不佳。胚芽米則是除去第二層皮(種皮)後的產物,口感比糙米順口,相對的營養程度較低。我們所吃的白米其實是經過碾米過程,刨去大多含有營養成分的部分而產生,營養含量只剩下約70%的澱粉,10%~15%的水分,以及不到8%的蛋白質。簡單的說,就營養價值糙米>胚芽米>白米,而好吃程度則是白米>胚芽米>糙米。早期的農業時代因物資缺乏,常會把碾製白米時從糙米上掉下的米糠部分,搭配牛奶沖泡給幼兒喝,以補充營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資料提供

大多數台灣人習慣吃的梗米,也就是所謂的蓬萊米,其實是日據時代時所引進的,在台灣不過才兩百多年,其外觀又圓又短,口感香Q黏膩,廣受大眾歡迎。在這之前,俗稱在來米的秈米則是家家戶戶常吃的米種,明鄭時期就在嘉南平原廣為種植,體型偏長,富含較多纖維而口感偏硬。除了梗米和秈米,黏性極佳的糯米則是第三種常見的米種。此三種米都是都是經由別處引進或復育改良的,若要說真正台灣土生土長的野生稻,則是幾乎滅絕的鬼稻,它的特性是成熟後穀粒容易脫落,還未收割前就掉光了,散落滿地看起來像是被鬼搶食過的景象,故有此名。
                                    
                                                   梗米
                            圖片出處: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4950068/a/g1.htm

糯米(梗糯)
圖片出處;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4950068/a/g1.htm


秈米
圖片出處;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4950068/a/g1.htm
介紹完稻米後,緊接著就是喝茶吃點心的時間啦!老師傳授的第一道跟米有關的茶讓在場學員驚嘆不已,利用一般人認為無用的稻梗來泡茶,加上些許黑糖與薄荷,別有一番滋味,據說還有顧筋骨、消暑的功效呢。第二道茶跟日本的玄米茶有異曲同工之妙,差別在於玄米茶多加了綠茶。先將糙米炒至金黃色,加入熱水泡五分鐘就是一杯香氣十足的糙米茶,簡單好喝,還能降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幾杯茶下肚總想搭配些零嘴解解饞,老師拿出生白米在鍋裡混著大量鹽巴慢炒,發出嗶嗶啵啵的聲音,不一會兒白米變成一顆顆金黃色的米果,原來這就是市面上爆米香的原型。吃吃喝喝竟也到了午餐時間,老師從旁邊菜園採些蔬菜,用在來米與紅糯米做了些壽司,與現摘的花草擺盤,不需要蠟燭與高級食材,也能享有一頓羅曼蒂克的午餐。
爆米香原型

猜猜看是用什麼米做的呢?

兼具視覺與味覺的一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