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禾磊藝術-吳慧貞
「2014 NEXT PLAY 華山綠工場Green Factory」,以公共性、社會性或功能性之思考角度連結未來的都市生活想像為策展發想主軸。
凝視過去 想像未來
未來(future),就我們一般人的認知,指的是「尚未發生的全部」。它包含了所有的可能,也可以視之為「所有可能的明天的組合」,所以是極為錯綜複雜且多元的。人的自由意志,與累積的知識智能,能容許我們在眼前各種潛在的可能之中,有跡可循,辨認重要事件,跨出行動,型塑未來,世界並非一切皆在混亂偶發機運中推進。而城市的未來,是否能夠被預示,被想像勾勒?更進一步,城市規劃是否積極的層面上,啟動個人自由意志,凝聚出可改善城市發展困境的能量,則是另一個難解的課題。這也是這個計畫的提問,以及實驗的方向。
臺北與全球性發展趨勢
管理學巨擘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一書中指出,人口結構變遷,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將成21世紀上半葉,國際間三大關鍵趨勢。在邁入高齡化社會,都市化持續的趨勢下,對城市承載能力必然造成莫大挑戰,因此綠色永續將在都市治理、科技研發、企業研發與社區生活等等各種公私領域,成為重要且必要的努力方向。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所提的都市發展願景綱要計畫中,也以生態城市列為臺北市未來三十年的發展主軸。依據臺北市條件與環境,擬定六大議題:Tree 綠意、Aqua 親水護水、Infrastructure 綠色公設、People 綠生活圈、Energy節能減碳、Intelligent智慧生態城,針對各議題,提出相關之策略與行動計畫,以2030年為目標年,循續打造「更親水更健康之生態環境」,以達到永續臺北生態城市之願景。
迫切的綠色願景
綠意,樹木花草,乃至於菜蔬食物,往往排除在城市生活之外。自1898年,埃比尼澤•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或是科比意的光明城市,不論其城市概念有多大差異,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將綠意帶回城市生活空間。近代,對於環保的反省和有機生活的追求,更多人提倡還原到小規模近距離農作的方式,使另一種綠的追求盛行。而菜蔬的種植更接近人的生活核心。臺北城市人口稠密,密集的公寓,住商混合,鐵窗陽台以及緊鄰的防火巷,是典型的城市景觀。在灰色與擁擠的環境裡,市民們還是試著在陽台、屋頂、或街道旁,種種花草。近幾年來,除了市民農園,在臺北近郊如社子、三芝和陽明山等地開放給市民租用,更有陽台農夫,屋頂農夫等應時而生。
綠工場點起綠色野火
本團隊,回應「2014 NEXT PLAY─臺北未來的都市生活想像推展計畫」之計畫方向,以「華山綠工場」為策展主題,針對永續臺北生態城市的方向,鎖定綠色生活圈的議題操作,並特別選擇以URS27華山大草原作為活動基地。整合在臺北城已默默發展一段時日的城市種植行動,串聯更廣大的行動與影響。
本計畫將建構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於過去的華山貨物驛站月台之上,建構一座啓動城市綠色滲透行動的空間與平台,並以兩項軟體計畫,分別自城市行動以及藝術創作之兩向不同途徑,藉此公共空間為平台展開,邀集更多市民從生活的角度,一起追尋臺北永續城市的可能性,以實驗行動,深化臺北綠色生活的能量。而華山綠工場,將進一步使華山變成刺激生產市民綠色生活能量的新形態工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